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

服务热线:QQ:1661145648

13960598583

姓氏文化
账号: 密码: 验证码:  
QQ登录
站内搜索:
邹姓流衍概论
作者:admin01

(一)邹氏历代祖先的两次大迁徙

邹氏祖先早在春秋时的邹邑开发故土,兴家创业,经几代人艰苦努力,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,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,并向宋国周边开始经济文化交流,甚至走出本土,由北向南,迂回往返,寻觅自己的位置,施展才能,谱写了家族发展蓝图和播迁的辉煌历史。

1.第一次大播迁

邹氏播迁始于战国中期。据有关史籍记载,战国时齐国君田齐,即齐威王在位期间(前356—320)招揽学者,任其讲学议论。如邹氏十世祖邹忌,宋国邹邑人,公元前336年应招任相国,遂迁齐国临淄(今山东淄博)定居。越八世阳公长子琐公、次子慎、三子植迁临川(今山东寿光县)。后琐公子仲俊公封东鲁侯,迁兖州府莱州(今山东掖县)。慎公第六代孙拱迁苏州,抵迁粤东。植公之子规公第六代孙亨迁凤城(今辽宁丹东市西部),亭迁岳阳(今湖南岳阳市),亮迁涿州(今河北涿县),毫迁彭泽(今江西彭泽县长江南岸)。第十五代孙湛公徙居南阳(今河南南阳市),其子萃迁湖南。最早南迁者是仲俊公三世孙(琐公四世孙)光启,于西汉武帝后元二年(前87)南下赴江右(今江西)任抚州刺史(监察官,官阶低于郡守),在任五年卒于衙署。其后代落籍江西,辗转多处。如传至仲俊公九世孙文信,绰之长子,官任临州学正,再任南昌教职,讲学南境(丰城),遂家焉。其长子坚迁居丰城虔里。至二十世珣公,又于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(426),由江西丰城虔里徙居新吴(今奉新)芰山。

2.第二次大播迁

这次播迁最早始于北宋。宋高宗绍兴四年(1134),岳飞抗金多次亲临黄州,见该地附近地广人稀,遂从江西移民到湖北黄州(《古城黄州》227页)。元末明初,江西松桓公后裔,有的因任职,有的因兵役逃乱,更多的是明初商贾和移民,他们与其他氏族先民一道向住地方圆几十里、上百里甚至几百里的异境他乡落籍。


避难徙居

北宋末年,金兵大举攻宋。靖康元年(1126)金人之乱,北宋灭亡。建炎元年(1127),宋徽宗、钦宗二帝北狩为庶人。建炎三年(1129),宋高宗仓皇徙都临安(今杭州市),建立南宋政权。当宋金转战,宋室南渡之际,举国上下,一片混乱,群盗蜂起,民群流徙,择地而居。据邹谱记载,当时有江西奉新珏公后裔移居他乡。如珏公十一世孙公烈与弟公杰迁湖北江夏将台驿;南宋乾道五年(1169)前后,秀湘公迁黄冈黄汉湖;秀能迁罗田县多云镇;秀润、秀泽迁圻水(今浠水县)杨历湖;克谨迁湖南常德府龙阳县小江镇等。


移民徙居

在迁徙中,移民徙居者多。明初后,江西邹氏和其他氏族先民向省内外各州县延伸,到湖北州县走向者尤多。从当时历史和社会情况看,我国唐宋农业发展水平较高,后来在元代统治下,农业受到严重破坏,大片农田成了牧场,大批劳动力变成了驱丁和奴隶。特别是到元代末期,由于连年灾荒,赋役苛重,以及镇压红巾军的长期劫掠与破坏,在广大地区内,农业呈现一片荒凉凋敝景象。据洪武初年记载:“时兵革连年,道路榛塞,人烟断绝。”过去“耕桑之地,变成草莽①”。湖广大多数地区,地旷人稀,耕种者少,荒芜之地多。荆州、黄州等地,经元末兵燹之后,几乎是一片废墟,多是空旷无人之地。在这种普遍又严重的情况下,明朝廷实行屯田,即迁徙农民,将“狭乡”无地之民迁往“宽乡”从事屯垦。对此,朱元璋规定:“就以所种田为己业,官给牛、种、舟、粮,以资遣之。仍三年不征其税②。”还可以使土田“永为己业”、“永不起科”,免除徭役三年等。在明王朝诏令下,约从明初洪武到成化年间,即公元1390年至1466年前后,江西外出人口多,其中大都去了湖广,少数到了河南、陕西。据记载,嘉靖时 “江西土瘠民贫,无奇产,民皆仰食糊口四方③”。万历年间 “江右之徙楚也,十人而八④”。


商贾迁徙

农业的发展,不仅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粮食和原料,而且也为农民抽出时间来从事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。起初这种经营大多行之于农隙,后来“仰旁郡,或弃农远服贾矣”。据记载,当年江西出外人口中,大都去了湖广。奉新县“务农耕桑,民多商贾”,丰城县“民勤耕稼,而更多务商贾”。


从上述可知,当年从江西来湖北的不仅有屯田的农民,还有众多商贾,也不仅是来自一地一姓,而是包括邹氏在内的来自各地诸多的先民。因此,在明代,将民众徙居湖北州县人烟稀少、空旷地区屯田,或商贾外迁,是明王朝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。

据湖北邹谱记载,当年先后徙居湖北的祖先有近百户,主要系松垣公与天经、天纬公后裔。他们主要分散在黄州、汉阳、襄阳、荆州等州府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区,远离祖籍,繁衍生息,历经风风雨雨,兴家创业,使邹氏逐渐繁衍昌盛。


(二)历代邹姓迁徙的社会历史原因

姓氏迁徙,支派流衍,是姓氏演变发展的一大特征,也是寻觅家世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基本线索。而历代移民则是姓氏迁徙流衍最直接的社会原因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由于政府的强制措施,或改朝换代的战乱影响,以及仕宦作官,留守戍边,避仇谋生,商贾外移等种种原因,不同姓氏的家族远离故土,流徙他乡,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,也促进了家族自身的发展。特别是一些人口众多的姓氏,根深叶茂,枝柯遍布,落地生根,聚族而居,这是各姓氏流衍的普遍规律。因此,邹姓也是随着历代姓氏大迁徙而自然迁徙。


 山东迁虏,旧族失秩

战国时期,七雄并立,割据争霸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,国力日益强盛,连年用兵侵吞六国,俘获了大量的六国臣民。因而秦灭巴蜀之后,设立蜀郡,移民万户入蜀垦植,其中(包括邹姓)相当一部分为山东被俘臣民,史称“山东迁虏”。及至秦始皇扫平六国,统一宇内,为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,削弱六国贵族的反叛势力,将六国旧族大姓,天下富豪十二万户徙置咸阳,以便就近监控。同时将全国划分三十六郡(包括范阳,后增至四十余郡),设官治理,从根本上废除了“胙土命氏”的封邦建国的制度,使六国旧族失去了赖以东山再起的基础。

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,六国旧族乘势而起,以复国为号召,拥兵割据。汉高祖刘邦扫灭群雄,统一天下。鉴于六国旧族死灰复燃的先例,高祖徙齐、楚旧族大姓等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,景、武、昭、宣帝也多次迁徙六国之民开边戍守,移民总数达七十二万五千余口。移民之地多为“戎狄蛮夷”杂处的定襄、云中、五原、朔方、代郡、北地、上郡、陕西及云阳、会稽诸郡,进一步削弱、分散了六国旧族的反叛势力,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,使一大批“以国为氏”,“以邑为氏”,“以乡为氏”等六国大姓大举迁徙。这也是后世《百家姓》中,部分“以地为氏”的家族的得姓发祥祖地,往往与姓氏郡望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如邹氏的发祥地是战国时的齐鲁,而后来邹氏郡望却在河北的范阳。


 衣冠南渡,入闽开漳

纵观历代姓氏迁徙的规律,可以发现两大特征:

一是以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等中原地带向四周辐射,反映了姓氏起源多在中原地带。有关资料表明,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的五分之二,源于陕西的有50多姓,源于山西的有80多姓。邹姓源于河南与山东。

二是历代大规模的姓氏迁徙总的趋势,是由北向南,由中部往东部,或由东向西。究其原因,最根本的是:中原地区开发较南方为早,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,造成了北方士族大举迁徙。

士族南迁东移,历代均有。如战国时邹忌,由宋国(今河南商丘)至齐国(今山东淄博)任相。战国時邹国被灭后,楚令国王及臣民迁居楚国禹王城(今湖北黄州)。秦汉时期,有一支邹姓人(有以邑为氏的,也有以国为氏的)迁居范阳(今河北涿县。一说定兴县西南城镇),以后发展成为名门望族,故以范阳为邹姓的总堂号。西汉时文学家邹阳自淄博周游列国,定居东鲁(今山东)。东鲁侯邹仲俊之孙邹光启后元二年(前87)授抚州刺史(今江西临川),其子孙蕃盛。西汉以后,范阳邹氏部分南迁至河南邹坊等地,繁衍成为一大部落。东汉邹廷,任襄阳令(今湖北襄阳)在当地安家落户,子孙蕃盛。其后裔一支在东晋时徙居雍州(治所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),一支在西汉新朝王莽篡位时,随邹牟王进入高丽(朝鲜),其子孙繁衍未归。西晋时,人称“南阳人杰”邹湛的后裔邹讚徙居衡州(今湖南衡阳),子孙播迁新化、隆回等县。

但规模较大,人数较多,持续时间较长,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几次南迁,一在西晋末年,二在唐末五代,三在宋室南渡。

西晋末年的“永嘉之难”,导致了司马氏政权的分崩离析,匈奴、鲜卑、羌、氐、羯等少数民族入据中原,战乱不已,史称“五胡乱华”。北方的士族豪门纷纷渡江南迁,“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”。由于福建地处岭南,三面环山,一面临海,社会环境相对稳定,因而成为士族南迁较为集中的地区,史称“衣冠南渡,八姓入闽”。实际上远远不止八姓,其中就有邹姓。

东晋十六国时,由于战乱,中原氏族大举南迁,邹姓有一支人随之渡江,定居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一些地方,以后发展成为邹氏各支系,脉络昭然。

唐高宗总章二年(669),派玉铃正左郎将陈政及其子陈元光率军入闽,开发漳州,部属随之入闽定居者达58姓(一说54姓,包括邹姓)。其后子孙繁衍,开宗立派,落地生根。陈元光被尊为“开漳圣王”,陈氏成为闽、台一带最大的姓氏。唐天宝十四年(755)“安史之乱”爆发,藩镇割据,王室衰微,导致了大规模的黄巢起义,中原一带战乱不已,民不聊生,中原士族再度大举南迁,分别迁居江浙、湖广、赣、云南、闽、粤等地。如邹NFC21徙居江西宜黄,子孙蕃盛。邹聪、天经、天纬之后裔又播迁赣、鄂、湘、闽、川等省。唐宣宗的布衣交邹松垣,会昌六年(846)宣宗赐封为“清隐居士”,其子珏、珊、珂之后裔蕃盛,流衍各州府,播迁海内外。

河南固始人王潮、王审知兄弟,率寿(州)光(州)之民揭竿而起,渡江南下,转战于江浙、湖广地区。唐光启元年(885)进入闽南,占领福建全境。天祐四年(907)唐朝灭亡,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晃册封为闽王。其子王延钧于后唐长兴四年(933)正式称帝,改国号为闽,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。据《十国春秋》记载:“光州固始(今河南固始县)人邹盘、邹勇夫随王审知父子入闽,镇守归化,定居泰宁(今福建泰宁县)。越十一世传人邹应龙(南宋状元),其后裔蕃盛,播迁闽、粤、赣、桂、台等地区,成为邹姓大户。

北宋忠臣名贤邹浩,最后落籍江苏常州,其子孙人才济济,流衍江、浙、粤、桂等省。

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八百年左右,又有宋代的“靖康之难”,中原士人再次大举南迁,其规模之大,人数之多,超过以前各次。其迁徙之地以江浙为主。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闽、粤地区。至今宁波一带名门大族,多自称为“汴京遗宗”。而福建宁化石壁,先后迁徙的姓氏达一百多个。南宋名臣诸将,也多来自山(西)、陕(西)、中州(河南)。如抗金名将韩世忠系延安人氏,“精忠报国”的岳飞祖籍汤阴(属河南)。25岁登进士、廷试第一、状元及第、官升枢密院事的邹应龙,老祖籍江西驾山,中祖转河南固始,归葬福建泰宁。

元、明、清时期改朝换代,战争不止,兵连祸结,包括邹姓在内的大批姓氏从江右迁湖广,以后又从湖广填四川。


留戍守边,定居异地

历代王朝割据政权,为维护统治,保卫边防,往往调用大批军士民众,留戍边防或移民屯垦。像秦代留戍长城、岭南,移民巴蜀;汉代留戍西域,监控匈奴;唐代入闽开漳,宣抚南诏;明代镇守云南,驻戍辽东等,都有大批将士长期驻守边地,有的举家随军,有的在当地娶妻生子,世代相传,留守异城,世居其地,蔚成大族。

尤为特殊的是,历代帝王为修筑皇陵,驻守陵寝,常征调大批士卒民夫作为陵户驻守其地,久而久之,家族繁衍,渐成乡邑。如汉高祖曾迁六国后裔及富豪之家于长陵,汉武帝徙郡国豪富及资产两百万以上名门大族于茂陵,汉昭帝募兵徙民于云陵。此外,唐代之乾陵,明代之孝陵,清之东陵,都招募、迁徙不同数量的士卒民众戍守陵寝。这些被迁徙或招募的军士、百姓,往往世守其职,聚族而居,蕃衍子孙,成为中国姓氏迁徙史上的一大特色。


 官职调任,族人迁徙

在“官本位”的封建社会里, “一人得道,合族升天”,因而一人调职,往往不少人甚至举族随之迁徙。尤其是在门阀制度盛行时期,一些手握重权的方面大员或久镇一方的割据势力,因世代异地为官,往往攀亲携友,族大人多,身世显赫,形成异地望族。这是姓氏迁徙中最为普遍的现象,也是同姓家族中支派繁衍的重要途径。如唐代邹天经之孙邹可宗(字道夫),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(1019)官升户部尚书,娶危氏、陈氏、傅氏,生七子,其子孙繁衍昌盛,形成望族。


 人丁昌盛,奉命迁徙

“四世同堂”,是中国传统家庭的重要形式,也是被视为美德的传统伦理。因而族大人多,数代同居的大家族,往往成为左右地方政权的强宗大姓,也因此常常受到当局的猜忌,强命析族迁徙。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例是江州义门陈氏的迁徙。据湖北武穴县志记载:明永乐年间(1403—1424),皇帝朱棣诏令:“江右各姓氏有兄弟二人以上者,必迁湖广一人。”故湖南、湖北诸姓先祖多数来自江西,邹氏诸多支系先祖就都来自江右。


 选择商机,迁徙异地

从农耕过渡到经商的大户或小本经营的商贩,往往随着贸易商机的优劣而择地定居,世系发展因此而成族者屡见不鲜。南宋邹应龙十八世孙邹建元,清乾隆年间因商由江西丰城南槎徙居江西余江县潢溪乡渡口村,越八传曰晓村,官升知府,生子十;其五子国珍娶查氏,生子三,其一即著名新闻记者、政论家、出版家邹韬奋。


 逃乱离乡,择地定居

历代战争连绵不断,加之大面积的旱灾、水灾也时有发生和病疫流行等天灾人祸,迫使人群离乡背井,逃乱求生,择地而居,由此世系繁衍发展成支族者甚多。据邹姓各支谱记载,因逃乱离乡背井的先祖不计其数。


 建设移民,分迁各地

由于国防和国家建设的需要,历代政府下令移民从古至今皆有。如秦始皇为筑万里长城,下令移民数十万人,其中当有邹姓人丁。


网站首页| 法律申明| 帮助中心| 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14 - 2019 中华大族谱网 (http://www.zhdzp.com http://www.中华大族谱.com

版权所有:三明市三元区海岸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翻版必究   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:闽ICP备14003303号 闽公网安备35040302610005号

本网站为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网站,所有(原创、转载)文章、影像作品资料版权均归作者所有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网妥当处理!!

监督电话:13960598583 QQ:1661145648